根据安排,现将团县委2022年以来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。
2022年以来,团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认真实施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以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为重点,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、实效性为着力点,不断深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,坚持以“三个聚焦”引领青少年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、自觉遵守者、坚定捍卫者。
聚焦组织保障,确保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务实推进
一是精心统筹谋划。以推进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》和《共青团中央关于贯彻实施“八五”普法规划 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意见》为统揽,以我县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为契机,充分发挥县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,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县委印发的《宿松县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实施方案》和全县共青团年度工作要点,有效凝聚部门合力。二是夯实基层基础。以程岭乡彭桥村创建省级“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(村)”为抓手,联合县法院、检察院、司法局等政法单位深入基层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。坚持以团支部、少先队中队为基本组织载体,推动法治教育融入团(队)课和主题团(队)日,引导共青团员、少先队员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。三是建强普法队伍。选优配强“青年讲师团”队伍19人,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、县青年联合会法律界别委员、青年教师等青年宣讲力量,凝聚宣讲合力。2022年,全县各级团、队组织和其他青年宣讲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5场,覆盖青少年6.3万余人次。
聚焦重点任务,持续提升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素养
一是强化青少年尊法意识。发挥共青团、少先队的组织优势,结合“12·4”国家宪法日广泛组织开展成人仪式,突出礼敬宪法环节,宣传宪法至上观念,增强青少年宪法和法律意识。通过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,邀请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普法宣讲活动,提高青少年尊法意识。二是丰富青少年学法载体。广泛动员广大青少年参学“青年大学习”主题团课和“红领巾爱学习”主题队课,将团中央的优质法治宣传教育素材推送到每一位青少年指尖,引导其养成常态化学习法律的自觉。三是培养青少年守法习惯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、社区青春行动等,开发“返家乡”大学生社会实践岗位111个,开展相关主题活动54次,动员青年450余人次,组织青年带头移风易俗、改善人居环境、倡导文明乡风,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,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,以行动践行法治理念。四是提升青少年用法能力。开展“共青团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面对面”活动,引导青联委员等青年代表依法理性表达青年诉求。推荐优秀青年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、人民监督员、人民调解员,深入参与法治实践。
聚焦常态长效,着力提升青少年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
一是注重分层分类。面对在校中小学生,以学校课程安排为主,注重法治意识启蒙,辅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。面对职业青年,我们注重问题导向,结合宣讲进机关、进企业和就业创业培训等工作,针对性做好宪法和基本法教育、劳动合同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普法宣传。面对不良行为青少年、留守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,我们注重合法权益保护,通过实施“青心护苗”课堂项目,深入九姑乡、千岭乡、孚玉镇等地社区、学校,聘请执证心理咨询师上课,着力阐释“两法两条例”,帮助其更好保护自己、融入社会。二是贯穿日常工作。2022年,宿松县希望工程共资助困难学生587名,在日常走访和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,比如在暑假期间,分别在石莲洞森林公园和岳西县举办夏令营,均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主要课程或行程安排。结合宿松青年之家,建好青少年交流阵地,暑假期间以普法教育为主要内容,开展阅读推广活动30余次,邀请43名大学生参与分享,吸引600余名青少年参与聆听。结合县青年人才驿站建设,组织20余名青年创业者,邀请宿松县律师协会12名律师走进驿站宣讲法律知识,提升宿松创业青年的法治意识。三是加大情景模拟。组织20名留守儿童到高岭乡禁毒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。联合县法院开展“法治护航零距离”公众开放日活动,组织20余名少先队员到法院,在参观法院的过程中了解国徽、法徽、法槌、法袍的内涵和用途,并由少先队员们角色扮演,模拟审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案件,直观了解违法犯罪的后果,领悟尊法、守法的意义。
下一步,团县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、二中全会精神,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,发挥群团组织优势,主动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,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,采取实践式、渗透式、体验式的教育方法,避免“大水漫灌”和形式主义,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参与度和获得感。同时加强青少年法治志愿者队伍建设,分层分类做好法治宣传教育,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守正创新。(张美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