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寒假再次来临,我满怀热忱地开启了个人的第三次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之旅,再次投身于佐坝乡乡村振兴实践岗。这片熟悉的土地,承载着我对家乡发展的殷切期望,也见证着我的成长与蜕变。
此次实践,我首先参与到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统计工作中。我始终秉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,对收入与支出的各个细枝末节逐一详细记录,不敢有一丝马虎,力求数据的真实与完整。
在完成家庭经济状况统计工作后,我们以翔实的数据为基准,精准定位并筛选出那些急需帮扶的困难家庭,全身心地投入救助工作中。面对困难家庭的艰难处境,国家政策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依靠。医疗方面,城乡居民医保与大病保险大幅提高重病患者的报销比例,大病救助专项资金也及时到位,极大地减轻了经济负担。就业层面,政府积极开展免费技能培训,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多样化课程,搭建就业平台,联合企业举办招聘会,并为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。生活保障上,精准落实低保政策,按时发放低保金,在家庭遭遇突发意外时,临时救助应急资金迅速到位,全方位为困难家庭带来曙光。作为见证者,我深切体会到,这些政策是实实在在的温暖关怀,是困难群众的“及时雨”,让每个人在困境中也能心怀希望,勇敢前行。
除了这些重要工作,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也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。办公室里每天都人来人往,大家带着各自的问题和需求纷至沓来。我始终保持着热情的态度和十足的耐心,迎接每一位群众。在寒冷的冬日,我总会提前备好热茶,在群众进门的第一时间递上,让那一抹温暖驱散他们身上的寒意,也拉近彼此的距离。我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,仔细记录下每一个问题,能当场解答的,便条理清晰地为他们答疑解惑;无法当场解决的,也会及时请教同事,确保能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。每当看到群众们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,我的心里就暖烘烘的,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,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,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。
回顾这次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,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经验,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与洗礼。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,也看到了这片土地上蕴含的无限潜力。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像一团火,时刻激励着我要努力学习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,期待在未来能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。
“返家乡”实践活动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,一头连着在外求学的我们,一头系着魂牵梦绕的家乡。我坚信,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积极参与,家乡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。而我,也会坚定不移地持续投身实践,用实际行动诠释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热爱!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